相信很多人都在等著蘋果的秋季發(fā)布會,想要換手機的朋友們是不是一直關注著呢?最近官方對新品進行了曝光,三款手機加上兩款手表,每一款都是我們想要的,趕緊一起來看看吧!
2018年蘋果秋季新品全曝光:
iPhone:三款新機
2018年,蘋果預計推出6.1寸LCD、5.8寸OLED和6.5寸OLED三款全新的iPhone機型。其中 5.8 寸 OLED 機型(為 iPhone X 的升級版)、6.5 寸 OLED 機型(新款iPhone)和 6.1 寸 LCD 機型(新款 iPhone)的規(guī)格主要規(guī)格如下:
興業(yè)證券分析認為,今年的變化主要在以下幾方面:
1、2018年新增一款搭載OLED屏幕的機型。
預計 5.8 寸和 6.5 寸兩款機型將搭載 OLED 屏幕,提升 OLED 屏幕的整體需求量,搭載 OLED 屏幕(5.8 寸+6.5 寸)新款機型出貨量增至 4500 萬部,同比增長 50%,三星 Display 將持續(xù)受益,此外LG 也進入 iPhone OLED 屏幕供應鏈。由于搭載大尺寸的 OLED 屏幕,6.5 寸機型的 OLED 屏幕成本預計為 110 美元。5.8 寸機型的 OLED 屏幕(屏幕規(guī)格與 iPhone X 相似)預計從 100 美元降至 90 美元。
2、2018年所有機型均搭載3D人臉識別功能。
2017 年新機型中僅有 iPhone X 搭載 3D 人臉識別,iPhone8/8+均使用指紋識別方案。預計 2018 年三款新機型全面搭載與 iPhone X 相同模組的 3D 人臉識別方案,指紋識別方案被全面放棄。在 6.1寸 LCD 機型上,F(xiàn)orce Touch 功能也將被取消。3D 感測模組成本也將從 20 美元下降到 17 美元左右。建議關注歐菲科技(3D Sensing 接收端模組)。
3、2018年6.1寸LCD 機型由 in-cell 變?yōu)?out-cell 觸控。
2018 年 6.1 寸 LCD 機型觸控方式由 in-cell 改為 out-cell。新增 out-cell 輔助薄膜的成本為 10 美元左右,相關供應鏈公司將受益新增的out-cell輔助薄膜式觸控sensor,建議關注歐菲科技(輔助薄膜觸控 Sensor)。
4、LCP 天線全面應用。
預計 2018 年蘋果手機在 LTE 傳輸速度上將得到大幅提升,三款新機型均將配備兩個 LCP LTE 天線模塊,支持 4x4 MIMO,在 2017 年只有iPhone X 機型配備 2 根 LCP 天線,天線廠商將受益于此次天線升級。建議重點關注立訊精密(LCP 天線模組)。
5、RAM提升至4GB和搭載雙卡雙待功能。
2018 年蘋果發(fā)布的 3 款機型中,RAM運存由 2/3GB 向 3/4GB 進行提升,成本從 13/19 美元上升至 22/26 美元。此外 6.1寸 LCD 機型和 6.5 寸 OLED 機型將會搭載雙卡雙待功能。根據(jù)中國互聯(lián)網(wǎng)絡信息中心數(shù)據(jù),中國手機用戶有接近 3-4 億的手機用戶為多卡用戶,蘋果手機的雙卡雙待功能有望吸引更多雙卡客戶從安卓陣容轉(zhuǎn)變至蘋果陣營。
彈性定價策略
iPhone 價格預測(美元)
先上結論:
興業(yè)證券預估,新款 6.1 寸 LCD iPhone 將采用更具性價比的價格,定價為 749 美元,低于2017年iPhone8 Plus(799 美元);6.5 寸 OLED 新機型為全新升級配置的大尺寸機型,并且配備搭載雙卡雙待功能,定價為 999 美元,面向高階市場,以提振 iPhone 銷售均價;5.8 寸 OLED 新機型為 iPhone X 的更新版,定價為 899 美元。
有兩個信息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蘋果今年可能采取的定價策略:
1、iPhone X 銷售不及預期,以及智能手機市場成長幅度放緩,或許讓蘋果看到 iPhone 銷售價格天花板,不會執(zhí)著于提升 iPhone 的 ASP,改為將提高市占率以及用戶總數(shù)為目標;
2、對于蘋果而言,服務(services)以及包括配件產(chǎn)品在內(nèi)的其他產(chǎn)品(other products)為未來更重要的增長動力,從最新的情況看,CY18Q1 服務收入占比 15%,同比增長 31%,其他產(chǎn)品收入占比 6.5%,同比增長 38%。蘋果可充分用利用 iPhone 的海量用戶基數(shù),帶動 服務收入以及iwatch、AirPods、HomePod等其他配件產(chǎn)品的銷售。
從成本的角度分析,興業(yè)證券預估 6.1 寸 LCD iPhone 的物料成本(BOM)在 289 美元,加上組裝成本、運輸?shù)纫幌盗谢ㄙM,以及 iPhone 正常的毛利率和渠道利潤,預估 6.1 寸 LCD iPhone 零售價為 749 美元,6.5寸 OLED iPhone 為999美元,5.8 寸 OLED iPhone 為 899 美元。
iPhone BOM 表預測(美元)
6.1 寸 LCD iPhone硬件規(guī)格與 iPhone8 plus 類似,但定價低于后者的上市價 799 美元,消費者可以更低價格享受到 Face ID 人臉識別這一高階功能,消費者不太在意的 3D 壓力觸控被放棄,總體性價比較高。從定價可以看出蘋果希望更多用戶能體驗的 3D 感測功能,從而帶動開發(fā)者對應用的開發(fā),從而為 AR 等設備的推出打下基礎,因此這一機型對于蘋果具備較重要意義。
6.5寸 OLED iPhone 與 2017 年 iPhoneX 相同售價,但擁有更大屏幕尺寸和雙卡雙待功能,可滿足對價格敏感度偏低的消費者需求,并提振 iPhone 銷售均價。5.8 寸 OLED iPhone 為 iPhoneX 的更新款,ID 設計與硬件規(guī)格基本一致,將消費需求引導至 6.1 寸 LCD iPhone 和 6.5 寸 iPhone。
其次 ,從新老產(chǎn)品差異化定價的角度來看,蘋果通常在新機發(fā)布時對舊機型采取降價措施。
2017 年蘋果發(fā)布三款新機型時,iPhone7/7+價格由最初上市時 649/769美元下調(diào) 100 美元至 549/669 美元。興業(yè)證券預計 2018 年新機發(fā)布時,iPhone8/8+會由 699/799 美元下調(diào)至599/699 美元。如上所述, 2018 年新款 6.1 寸 LCD款 iPhone 定價為 749 美元,高于 iPhone8 Puls 降價后的價格 699 美元,這一定價處于較為具有吸引力的區(qū)間。
分階段出貨
2018 年蘋果新機出貨量預測(百萬臺)
先上結論:
興業(yè)證券預估,今年下半年新款 iPhone 出貨量為 8700 萬部 , 出貨重點為 6.1 寸 LCD (預計占新機總體出貨量的 51%,達到 4400 萬部)和 6.5 寸 OLED iPhone (約 2500 萬部), 5.8 寸 OLED iPhone 將作為 iPhone X 更新款,出貨量約 1800 萬部。
2015 年- 2018 年 iPhone 季度出貨量(百萬臺)
預計今年第三季度,新款 iPhone 出貨量在 2200 萬部。其中,兩款 OLED iPhone 備貨較早,總出貨約 1800 萬部,6.1 寸 LCD iPhone 的出貨量節(jié)奏稍慢,約 400 萬部左右。
其邏輯在于,高階機型(OLED iPhone)備貨較早可在新機發(fā)布初期滿足忠實“果粉”與對價格敏感度低的客戶購買熱情,對蘋果而言可提升 iPhone 銷售均價,并與 LCD iPhone 錯峰銷售。除了銷售策略上的考慮,由于首次采用 LCD 屏幕來實現(xiàn)“劉海屏”,在設計和生產(chǎn)上都有一定難度,對 6.1 寸 LCD iPhone 備貨速度會有一定的影響。
預計今年第四季度,新款機型總出貨量約 6500 萬部。其中,6.1 寸 LCD iPhone 出貨量在 4000萬部,將成為新機總出貨量中的主力機型,兩款 OLED iPhone 出貨量 2500 萬,接近年底購物旺季,6.1 寸 LCD iPhone 憑借較高的性價比有機會獲得市場認可。
2018 年蘋果新機出貨量預測(百萬臺)
Apple Watch:兩款新品
2018 年,蘋果預計發(fā)布兩款全新 Apple Watch,迎來大屏升級,以及健康功能的進一步提升。預計新的 iWatch 將搭載比上一代 iWatch Series3 屏幕大 15%的顯示屏,以便更多有效信息展現(xiàn)在 iWatch 的屏幕中。
Apple Watch出貨量(百萬臺)
興業(yè)證券預測 2018 年新款 Apple Watch 將在 3Q18 年開始出貨,2018年 Apple Watch 出貨量將增長 20% 左右到 ,出貨量達到 2300 萬左右好 ,看好Apple Watch未來的成長空間。推薦重點相關供應鏈: 藍思科技(蓋板玻璃+陶瓷后蓋)、立訊精密(無線充電收發(fā)+發(fā)射端、表帶等配件)
智能穿戴市場份額
2017年蘋果已經(jīng)成為最大的可穿戴設備供應商,占有 15.3%的市場份額。其中,Apple Watch 去年第四季度創(chuàng)下了有史以來的最高銷量,收入和銷售數(shù)量增長超過 50%,S3 的銷量也是 2016 年同期 S2 型號的兩倍以上。
Apple Watch 銷量大增主要以下因素,一是 Series 3 系增添了 LTE 網(wǎng)絡連接,被稱為智能穿戴設備“殺手級的應用”。其次,該產(chǎn)品的銷售渠道得到擴張,越來越多的運營商開始在蘋果合作伙伴的商店進行銷售。
Apple Watch參數(shù)
從 iWatch Series2 增加 GPS 芯片和防水50 米,到 iWatch Series3 又新增氣壓計,可以看出來蘋果希望使得 iWatch 更多運用在在運動和健康監(jiān)測領域,同時配合 LTE 網(wǎng)絡,可以用戶將會更加方便的使用iWatch 來完成一系列在手機上的操作,加強人與手表的互動關系,最終使得 iWatch成為一部“備用手機”+“專業(yè)運動設備”,最終提升整體消費者對 iWatch 的需求。
預計最新的 watchOS 5,將更加重 iWatch 在運動方面的運用。增加健身記錄的競爭模式、支持更多的體能訓練,擁有更新的 Siri 表盤;全新的對講機功能Walkie-Talkie,同樣持有 Apple Watch 的用戶可以使用這一功能通過網(wǎng)絡向好友進行語音對講。iWatch 更加強調(diào)和注重在運動方面的運用,有望打造成一部專業(yè)的運動智能可穿戴設備。
值得一提的是,除了可能推出的新款智能手機、智能手表,根據(jù)外媒(AppleInsider)報道,蘋果公司最近向歐亞經(jīng)濟委員會提交了兩款產(chǎn)品申請報告,標號為“A1895”和“A1980”,搭載iOS操作系統(tǒng),按照型號特點,這兩個設備也可能是平板電腦。
智能手機市場
需求復蘇
智能手機出貨量變化趨勢
今年銷售數(shù)據(jù)體現(xiàn)的信息中,有兩點比較重要:
1、國產(chǎn)旗艦機拉貨力道逐步減弱,其中 R15、X21、P20 等機型均為 4 月上市發(fā)售,后續(xù)市場需求偏弱。6 月新上市機型中小米 8、榮耀 play 和 9i 對需求有一定拉動,而 vivo NEX、oppo Find X 并非上量的機型;
2、蘋果較弱的淡季,18Q2 國內(nèi)市場非安卓機型出貨量僅 849 萬,平均單月出貨量為 283 萬部,即使全部是蘋果,對比 17Q2 蘋果在中國區(qū)出貨量 920 萬,也可看出 18Q2 為蘋果較弱的淡季。
大陸市場手機品牌出貨量(百萬臺)
綜合來看,市場有回暖,國內(nèi)市場單月出貨量穩(wěn)定在 3500 萬左右,但是受制于蘋果較淡,國產(chǎn)機后勁不強,市場仍是弱復蘇。下半年,蘋果秋季發(fā)布會的三款新品將刺激消費,加上安卓陣營上半年良好表現(xiàn)帶來的明確的技術發(fā)展方向,9月始有望看到安卓與蘋果需求同步回暖。
2Q18去庫存已經(jīng)大致見底,3Q18整體市場在新機升級的趨勢推動下,加之下半年傳統(tǒng)旺季行情的來臨,消費者的真實購機需求將被有效的釋放出來,興業(yè)證券預計 18Q3 國內(nèi)市場出貨量為 1.16 億部(QoQ+12%,YoY-3%),環(huán)比上升主要受到 9 月新機發(fā)售備貨需求拉動。
國產(chǎn)品牌的技術趨勢
2018 年上半年,安卓陣營發(fā)布了多款亮眼的旗艦機型,從華為的 P20/P20 Pro、OPPO R15、vivo X21、小米 8 等。無論是從產(chǎn)品的外觀還是硬件的提升,各家手機品牌廠商都紛紛展現(xiàn)出自家的新的技術,以求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的眼球。
預計高屏占比和實現(xiàn)“無劉?;?rdquo;的全面屏會繼續(xù)成為今后手機品牌廠商的研發(fā)方向,給消費者帶來更加強烈的“浸入式”手機體驗。
2018上半年新款機型配置參數(shù)
首先,從外觀來看,除了顯而易見的全面屏風潮,多家廠商上半年主打絢麗漸變色彩,后蓋搭載 2.5 玻璃或 3D 玻璃,對消費者有著強烈的視覺沖擊;3D 陶瓷背板因其天然的材料優(yōu)勢(信號穿透性、硬度、抗彎強度和抗熱振性)以及差異化外觀特征,應用也在陸續(xù)增多,彩色版陶瓷背板有望在 18 年下半年中推出。
OLED屏手機統(tǒng)計
其次,從屏幕材料來看,安卓旗艦載機已經(jīng)全面搭載 OLED 屏幕。目前國產(chǎn)品牌旗艦級所用 OLED 屏幾乎全部來自三星,無論是硬屏還是軟屏。國內(nèi)面板廠中,隨著京東方產(chǎn)能和良率提升,預計未來也有望收益于OLED 屏需求的上升。
三種常見的封裝工藝
封裝工藝方面,OPPO Find X 在國產(chǎn)品牌手機中首次使用了工藝難度最高、成本昂貴的 COP 工藝以提高屏占比(達到93.8%)。目前,智能手機市場中三種常見的封裝工藝有 COG、COF、COP。
攝像頭創(chuàng)新
為了進一步發(fā)揮全面屏的視覺效果,國產(chǎn)手機商也在探索攝像頭創(chuàng)新(如Vivo NEX的“升降式”、 OPPO的“潛望式雙規(guī)”)來實現(xiàn) “去劉?;?rdquo;的路徑。相關供應鏈方面,前攝模組由丘鈦科技供應;驅(qū)動電機由日本 Nidec 供應;后置攝像頭由三星電機供應。
指紋模塊創(chuàng)新/屏下指紋方案
除了攝像頭,指紋模塊也是全面屏風潮中的重點改進項目。Vivo NEX采用了匯頂科技第二代指紋識別芯片,由歐菲科技提供模組;小米8探索版采用的則是匯頂科技和新思科技的“壓感式屏下指紋方案”,壓力傳感器由非上市公司紐迪瑞提供,屏下指紋模組是由歐菲科技提供。
屏下指紋識別滲透率預估
智能化升級+5G換機潮
人工智能第三波浪潮正在席卷智能手機產(chǎn)業(yè),預計2018Q3,蘋果 A12、華為麒麟 980 都會在臺積電 7nm 工藝代工投產(chǎn),屆時將大大提升 AI 芯片的性能,從最初的語音助手,向現(xiàn)在的聲學、光學、AR 等多方面升級,諸如場景識別、動作捕捉、增強現(xiàn)實等應用場景將逐步落地。
興業(yè)證券認為,AI 手機需要經(jīng)歷三個階段,從最初的智能系統(tǒng)(諸如智能語音助手),繞到智能芯片的硬件加持,最后達到圍繞 AI 搭建的智能生態(tài)。其中,蘋果和華為通過在原本的SoC(片上集成系統(tǒng))中搭載專用AI單元率先推出AI芯片,掌握通用硬件單元(SDK 神經(jīng)網(wǎng)絡引擎)蛋糕的則是高通。
國內(nèi)三大運營商規(guī)劃,2020年5G大規(guī)模商用
與此同時,隨著5G商業(yè)化進程的推進(2018 年三大運營商已經(jīng)在試驗 5G),首批5G手機有望在2019年下半上市,屆時將推動下一波換機潮。
在 2018 年 MWC 會議上,華為和 Oppo 均宣布 2019 年將發(fā)布 5G 手機。華為 5G 手機將與華為支持 5G 的麒麟芯片一起登場,其他國產(chǎn)廠商則需要圍繞高通的 5G 平臺。
不同于前幾代通訊網(wǎng)絡主要致力于提升用戶體驗,5G 則滲入制造、能源、交通、醫(yī)療等多個產(chǎn)業(yè),并且能夠產(chǎn)生更深遠的影響。隨著 5G 技術不斷嵌入大量終端和系統(tǒng),無線通信將為各行各業(yè)帶來變革性影響,引領創(chuàng)新與經(jīng)濟發(fā)展,成為一項影響廣泛且深遠的通用技術。
智能手機平均射頻價值(美元)
從相關產(chǎn)業(yè)鏈來看,通訊技術的升級將拉動射頻前端市場的增長。從傳統(tǒng)的2G到目前高端機型,單機的射頻價值增長了20倍,從2014年的平均5.76美元到2018年的平均8.65美元。隨著 4G 的普及和 4G 向 pre 5G 演化,載波聚合的使用會使射頻系統(tǒng)更復雜,成本提升,單機價值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。
智東西認為,國產(chǎn)智能手機這兩年的市場表現(xiàn)愈發(fā)良好,既在追逐霸主的路上馬不停蹄,又在智能手機的多個設計和技術升級的發(fā)展趨勢上標新立異,組合拳法打下了全球多元化消費市場的四成多(IC Insights數(shù)據(jù))。國產(chǎn)品牌的性價比壓力加上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下滑趨勢,使得蘋果有必要調(diào)整定價和出貨策略,強化果粉的新機購買欲,借助龐大的消費者基數(shù)開辟服務市場,優(yōu)化收入結構。